满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其祖先可追溯到古代肃慎族,东汉时被称为“挹娄”,魏晋时被称为“勿吉”,隋唐时被称为靺鞨,五代及至明朝一直被称为女真。努尔哈赤为了加强部落战斗力,在万历四十三年(年)建立起八旗(八固山)制度。
以三百丁编为一牛录,五牛录编为一甲喇,五甲喇编为一固山,即一旗,形成了居民在平时耕种与战时备战两种生活状态的自然转化。由于关外气候恶劣,食物来之不易,女真统治者把饮食作为最重要的褒奖形式,每次获取的食物都要按照八旗平均分为八份,以保证部落间的公平。满族作为女真族的后裔,其饮食文化也有其民族传统的影子。
一、黏甜主食的传统
满族作为女真族的后裔,其饮食文化深受其影响,可以说是在继承女真时期饮食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女真人祖居在黑龙江以及广阔的松辽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狩猎与畜牧为副业,满族饮食具有极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满族人以面食、粥食和饭食作为传统主食,最主要是面食,满族面食多以麦子、糜子、高粱、玉米、粟等作为原料。
宫廷饮食优点中杂粮豆类摄入多样,即是源自这一民族传统。满族称面制品为“饽饽”,选材广泛,品种多样,如豆面饽饽、苏叶饽饽、椴树叶饽饽、面卷子、肉末烧饼、萨其马等等。各类糕点也是满族传统风味食品,如绿豆糕、芙蓉糕、炸糕、豆沙糕等。这些主食均具有粘、甜、酥的特点。
“粘”是满族主食的一大特色,这与满族先民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这种既耐饿又方便携带的粘食,十分有利于当地人从事各项生产活动与军事征战。此外满族还有糜子米饭、果子粥、绿豆粥、豇豆粥、玉米碴粥等传统的杂粮饭和粥类。
二、奶制饮品的传统
满清宫廷奶制品摄入充足,也与其民族传统密不可分。女真人饲养牛、马、羊等家畜,日常喜饮牛奶、马奶、羊奶等畜奶,待茶传入北方,即与奶结合成奶茶。清入关以前,满族已有饮奶茶的习俗,并将其视为接待客人的重要礼节。据《柳边纪略》记载,“满族有大宴会,每宴客,客坐南炕,主人先送烟,次献乳茶,名曰奶子茶”。
入关后饮乳茶之风更加流行,大量乳茶的日常供给使得专用的熬茶机构成为必需。清代宫廷为此开辟的御茶房、御茶膳房、茶膳房数量远超明代,这些机构同时还负责制作帝后日常饮茶时,搭配的各类奶制品茶点,如奶子粽子、月饼、花糕、寿桃等。在大内之外,许多皇家场所也有专门熬制奶茶、制作膳品的茶膳房。
如御苑圆明园的奶茶房、沈阳盛京皇宫大清门附近的茶房,以及各皇帝后妃陵寝的茶房等。除奶类饮品以外,宫廷膳单中常出现的“煏米粥”也是民族饮食传统的沿袭。
满族祖先在早年间无意间发现饭糊后加入开水,由此形成的米糊具有开胃助消化的功效。后来人们便仿照其原理,把糜子(俗称大黄米)炒熟后加入开水冲煮,由此制成糊米茶饮用。再后来又发展为把铃铛麦(即大麦)炒熟,逐渐成为现在人们常喝的大麦茶。
三、喜食兽肉的传统
清代宫廷对于民族传统饮食的继承,还体现在食用兽肉这一野味食材上。由于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在野外主要以狩猎所获得的兽肉作为主要食物,同时常采用烧烤这一简单便捷的方式烹饪肉类。除烧烤之外,先民在野外就地生火煮制猎取的野生动物,也经常放入水里煮制食用,这在后来逐渐演变为宫廷冬日里的热锅类菜肴。
满族日常的副食还有多种蘑菇菌类,以及容易保存的各类果脯蜜饯,和少量蔬菜。这一肉食、甜食的饮食传统,直接导致了宫廷高热量、高胆固醇饮食这一后果。无论是在宫廷举办的大宴,还是在日常膳单中,亦或在皇帝赏赐功臣爱将的食物中,可以看到兽肉是一位不可或缺的食材。
每到年底朝廷仍延续入关前的东北惯例,即“狍鹿赏”通过向宗室及八旗将领赏赐产自东北的野生兽肉,以表达对功臣的认可与鼓励。每逢此时,身处异乡的八旗官兵们,在京城特设的售卖关东货品的市场中,可以购买各类东北所产的兽肉、鱼肉,借此感受“家的味道”。
由满族旗人得硕亭撰写的、于嘉庆二十二年(年)刊行的《草珠一串》(又名《京都竹枝词》),记载了当时社会许多的满族风俗。其中“饮食”部分的第五首诗,“关东货始到京城,各处全开狍鹿棚。鹿尾鳇鱼风味别,发祥水土想陪京”,恰好描述了这一场景。从档案可知,年终由宫廷向王公大臣的“狍鹿赏”,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
到了光绪时期,尽管具有满族特色的鹿、狍、獐等野味兽肉,逐渐被各类海鲜、燕窝等汉族大菜所替代,但名为野意、野味的菜肴,却在日常膳食及各类宴席之中,仍作为民族传统而被保留下来。
四、萨满教祭祀的传统
满族的饮食传统还体现在祈求神明,以期待消灾避祸这一精神寄托上。由于古人对自然界缺乏科学认知,认为鬼神主导了众多不可知的自然现象。满族先民笃信萨满教,人们希望以供奉食物这一祭祀手段,换取神灵对族人及后代的庇佑。萨满教旧俗是“祭于寝”,与之连带产生的吃“祭神肉”活动。
被作为宫廷饮食文化的传统,一直维系到帝国的最后岁月。晚清时期,据同治元年二月初一日的《宫中杂件膳单》档案记载,王大臣、满汉大人等人员依旧要跟随皇帝,去坤宁宫吃祭神肉、下水、祭神肉汤。满族人的萨满祭祀,上至宫廷、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会参与,只是存在礼仪的繁缛与否和祭祀次数上的不同。
入关前据《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记载,皇太极在其寝宫设神位,祭祀时以全猪作为牺牲,供献神位。在清宁宫吃福肉,把无杂毛的黑色公猪放入大锅内煮制,帝后亲诣行礼,叩头完毕,撤下祭肉,用盘子盛放,在长桌前按次排列。皇帝、皇后受胙,率王公大臣等食肉。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宫廷萨满祭祀以在坤宁宫祭祀为主。
将坤宁宫中部、西部四间改造为专供萨满教祭祀的神堂,正门开在偏东一间,而且将明代菱花窗格改为满族的直棱吊窗,窗户纸糊在外。神堂的东北角隔出一小间,内设煮祭肉、蒸神糕的三口大锅,锅台前窗棂钉子上挂着煮福肉的匙、铲、钩等铁制厨具。宫门前东南立的神杆以及窗的改造设置,都与沈阳清宁宫相似。
每日朝祭、夕祭各举行一次,每次用猪两口,有进牲、领牲、摆牲等宗教程序。在两张长四尺、宽二尺五寸、高二尺三寸五分的红漆大高桌上杀牲,并把肉分成块,放置在神厨大锅中煮。等肉熟时,细切胙肉一碗,供在神位前的低桌之上。
一年之中宫廷内还有多次大祭,如四孟月有敬神之礼,春秋二季月有大祭神之礼,四月初八日有浴佛之礼。年底有请出堂子之礼,开年有请进坤宁宫之礼。祭神肉是不加盐酱调料的白煮猪肉,被分割成大块,吃肉者要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割肉,自片自食。这是祖先遗留的民族传统,清朝历代皇帝均需亲自食用祭神肉。
即使像乾隆这样善于养生的皇帝也无法违背,每天依旧要食用这样大块的肥肉。皇帝如果吃到火候未到的肉,甚至会对相关人员进行罚俸处罚。帝后御膳及宫廷大宴中出现的“盘肉”,便是按照萨满祭祀的煮肉方法制作,再用刀片好盛放的。
此外宫廷膳单中常出现的背灯肉、攒盘肉、酸菜白肉锅子、烹白肉等菜肴,均与宫廷食用祭神肉的的习俗有关。黏黄米面的满族特色主食在祭神仪式中也有所体现,其在跳神祭祀时被制作成祭神糕。
例如《柳边纪略》一书中记载,“供祭者:猪肉及‘飞石黑阿峰’。飞石黑阿峰,黏谷米糕也。色黄如玉,质腻,参以豆粉,蘸以蜜。跳毕,以次便馈邻里、宗族,而肉则拉人于家食之,以尽为度,不尽则认为不详”。这段记述了食祭神肉之人吃得越多,表明对祖先与神灵越崇敬,获得的福气越多。
五、总结
康熙曾谈及祖先这一敬重饮食的传统,“我朝满洲旧风,凡饮食必甚均平,不拘多寡,必人人遍及,使尝其味。朕用膳时使人有所往,必留以待其回而与食”。直到后金天聪九年(年)皇太极废除“女真”族号,正式更名为“满洲”,满族自此形成。
满族统治者成功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已获得的统治地位,从顺治开始以“首崇满洲”作为清朝的根本国策之一。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赋予满洲人种种特权。
另外极力提倡“满洲旧俗”,不断强调本民族在语言、文字、服饰,以及骑射技艺等方面的训练与传承,严禁满洲人流于汉俗,禁止满汉通婚,以防止汉化。清朝统治者用民族传统与风俗来保持族群认同与凝聚力,这种态度当然也体现在饮食文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