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走近无尽的黑洞漫谈焦虑
TUhjnbcbe - 2023/8/15 22:02:00
达力士卡泊三醇软膏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38669.html

疫情前夕,不时看见隔壁单元的一位邻居总是跑上跑下,返回时要么单手一大袋,要么双手好几个小袋,气喘吁吁的脸上满是汗珠。我颇为好奇,问他到底在忙什么?他一脸开心又小声的回复:“准备物资”说完就兴冲冲的跑回了家。

机缘凑巧,一天下午到他家去,恰巧窥见了他储存的粮草,差点惊掉我的眼球:

只见卧室的沙发上从左到右密密麻麻堆满了食物:不同口味的肉罐头、不同口味的自热锅、各种方便面、水果罐头、老干妈辣酱、八宝饭、八宝粥、绿豆汤、年糕、面包、各式饮料,便是小零食,也是琳琅满目、多种多样,更别说架子上大把的白菜、茄子、土豆、洋葱、卷心菜、西红柿……

当我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哇塞之声不绝于耳时,他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冰箱里还有鸡肉、香肠、腊肉、汤圆、馄饨。”此时,能看见他微笑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不由得想起某音上的一个视频。视频中,作者慢慢打开空空如也的冰箱,自嘲了一句:“我才不像你们,我囤积的是对……的信任。”

却不知这位作者最后的结局如何?如果他看见我这位邻居的卧室,又会作何感慨呢?

平时和这位邻居接触不多,但也交流过几次:个子中等,身材偏瘦的他,在几年的疫情里,每当有任何风吹草动,便会向我打听一些如何预防以及如何治疗的讯息,言谈之中,似乎还学会了一些中医的理论和技术。

曾问他为何如此紧张,他惊诧的看了我一眼,说道:“有备方能无患,早些准备不好吗?”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也只能点头称是。

不过,过度的焦虑,犹如一个无尽的黑洞,即使准备得再充分,就会让我们安心吗?

另外,过度焦虑的仅仅是他一个人?如果不是,那这份焦虑,它的范围有多广?它又来自哪里呢?

焦虑与恐惧

一、焦虑是什么?

焦虑(Anxiety)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的事情或事物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

焦虑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迅速地采取各种措施,迅速调动各种资源,以有效地阻止当下或未来、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地震)或想象中(明天恋人会不会离开)出现的各种危险,以便自己加以控制,从而不让危险继续威胁到我们。

由此可知:

1、焦虑并非单一的情绪,而是各种情绪的组合。

2、无论危险是确有其事,还是杞人忧天,焦虑都是在保护自己。

二、恐惧是什么?

恐惧(Fear),是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情绪体验。恐惧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它并不常见,但往往让人印象深刻。

三、两者的区别:

焦虑和恐惧很相似。不过,心理学依然对它们做了一些区分:

1、对象:

恐惧,一般会有具体的明确的对象,例如:会恐惧某个人(如老师)、恐惧某些物体(如昆虫)、恐惧某些环境(如幽闭的电梯)等等。

焦虑,大多数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例如:一会儿担心明天即将发生的事情(升学考试),一会儿又担心自己无法掌控的事件(油价飙升)。所以,我们通常把它称为“漂浮性”的焦虑。

2、症状:

无论恐惧还是焦虑,严重时都会有心悸、出汗、颤抖、尿频、尿急以及其他躯体症状。只是,恐惧所伴随的躯体症状往往比焦虑要更重一些。

不过,焦虑和恐惧虽有区别,但也有相同点:

1、它们的核心都相同,那就是——忧心忡忡、忐忑不已;

2、它们都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环境和应对环境的一种方式,所以目的也相同——让我们活下去。

焦虑的由来

每个人、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焦虑:

菁菁校园的孩子们,焦虑考试;

初入社会的学子们,焦虑求职;

经济拮据的恋人们,焦虑婚姻;

四面楚歌的中年人,焦虑收入;

白领焦虑加班,农民工焦虑过年……好像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焦虑中。不仅如此,焦虑还引发了其他情绪:愤怒、悲伤、嫉妒等等。这些感受让人压抑、想要逃离。

这里引用某报年做的一项街头调查(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41.2%的受访者经常焦虑;

33.9%的人时不时会焦虑;

24.3%的人偶尔出现焦虑;

只有00.6%的人几乎没有焦虑;

相比年,有47.9%的人感觉自己“更焦虑了”,尤其是城市中的高学历者、低收入者和领导干部是更易产生焦虑情绪的人群。

调查最后的结论就是: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确实,焦虑会让人紧张,紧张又可以让人专注,而专注才能保持警惕。动物世界里,保持警惕的兔子才能活得更久,但凡有一丝犹豫和松懈都会致命,这也是焦虑的价值所在。

只是,我们生活在森林旷野吗?我们的四周环绕豺狼虎豹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那我们的焦虑究竟来自哪里?

首先,人类社会或许没有食肉动物的威胁,但人类社会有分数、有业绩、有名利、有金钱……这,就导致了竞争。

有竞争其实也不可怕,毕竟竞争能让人充满动力。不过,当竞争是不公平的、是充满风险的,更或者结果是由裁判一个人决定的时候,焦虑就不可避免了。因为,没人相信天道会酬勤、辛劳能致富、保险就是保障。

既没有规则可信任,那在森林里,我们唯一能信任的就是自己。

其次,当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符合某些“正能量”的要求时,又往往会遭到部分“正义之士”的口诛笔伐。

不被认可与接纳本就遗憾,受到鄙弃和排斥更是憋屈。可当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我们迫不得已,只好用圆滑的态度说着违心的话语,还要热情的恭维这个世界时,内心的自责又会放大我们的焦虑。

第三,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已不必多说,渐渐泯灭的道德、不再稳固的婚姻、捉襟见肘的收入和冷暖不定的人心,再加上反复出现的疫情,也把人们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吞噬得所剩无几。

…………

所以,即使我们创造了幸福的前提,但人心里多了忐忑,又何来幸福本身?

所以,即使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但人心里少了信任,又何来古国文明?

既然心无所依,那身体的悠闲和灵魂的安宁就成了遥遥无期的彼岸。

焦虑的解药

“焦虑是我们这代人的毒药,归属感则是解药。”

那这副药的功效有哪些:

1、让我们找到同伙: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爱着自己。归属某个群体其实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观,或是共同的理想。当然,我们也可能有着共同的故乡。

2、让我们不再孤独:我们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比如某个协会、某个团队,因为这样可以得到他人的温暖,获得他人的帮助与爱。

3、让我们不再忐忑:我们都在寻求一份安心、踏实和依赖,在群体中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或者伪装自己。在群体中我可以放心暴露出自己所有的软弱。

4、让我们得到帮助:对内,我们相互团结,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还能给予对方友情与关爱;对外,特别是受到攻击或追求荣誉时,我们又能给予对方力量与保护。

5、让我们得到认可:归属不是从属,在群体中我们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承担和接受,而是寻求一份接纳、一份肯定,哪怕得到的只是对方一个小小的赞。

6、让我们建立链接:归属感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更深的、情感上的链接,而不是社交。所以,才会有爱的誓言、盟约,才会有吃醋和嫉妒。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即使取得再多的成就,也无法填补内心深处的空虚与孤独。

…………

归属感既是解药,那如何提高人们的归属感呢?很显然,焦虑的时代,焦虑的人心,仅靠个人调节、自我安慰和心理辅导是远远不够的。笔者才薄智浅,也只能泛泛空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或许,完善以食为天的民生保障体系才能缓解身体的危机;

或许,完善顺畅通达的民意表达体系才能缓解情绪的危机;

或许,完善规范立体的心理疏导机制才能缓解心理的危机;

或许,完善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缓解信任的危机;

而这其中,制度化的完善才是减弱社会焦虑的首要“安全阀”!

疫情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看到了真诚、也看见了虚伪;

疫情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看到了阴暗,也看见了慈悲;

疫情更是一场考验,在这场考验中,我看到了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还有道德沦丧,也看见了“疫”往无前、雪中送炭和慨当以慷。

不知那些总是高喊:“要多多找找自己原因”、“要打造强大内心”、“要学会应对痛苦”、“要学会控制情绪”,动辄劝人反思的学者们,你们是否也看见了外面这幅神魔共舞、豕突狼奔的乱象,是否也看见并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心安才是归处!

谨把此文献给所有逆行而上的勇士,以表钦佩!

也把此文献给某果园的所有居民,愿你们平安!

你们身旁的:小菜

贵州心理发布,贵州心理咨询师的家园,贵阳心理咨询师的摇篮。

作者简介:蔡明恩

资深心理咨询师

资深讲师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无尽的黑洞漫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