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村庄往事单县南城街道七里庄村
TUhjnbcbe - 2023/5/3 23:25:00
北京治疗湿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4/8589789.html

编辑/朱秋霞

七里行政村位于南城街道南部,南城街道境内,距南城办事处米。东邻东城办事处,南邻沙河林场和魏溜行政村,西邻单楼行政村,北邻时代花园小区。管辖七里庄、卯庄、李庄、马庄4个自然村。

沿革年成立七里庄初级社,管辖七里庄、李庄、马庄、卯庄四个庄;年成立七里庄高级社,属龙王庙乡;年成立公社化,改名为七里庄大队,属园艺人民公社;年至年归属城关人民公社;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城关镇七里庄大队;年卯庄自然村脱离七里庄大队;年9月撤销城关镇,成立单城镇人民政府七里庄行政村;年,七里庄行政村与卯庄行政村合并为七里庄行政村;年11月撤镇设街道办事处,七里庄行政村属南城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

村名由来

七里庄村位于南城街道东南部,南城街道境内,距南城街道驻地2千米,东邻李庄自然村,南邻沙河林场和魏溜行政村,西邻单楼行政村,北邻时卯庄自然村。原名霍庄,系明成化年间(—)霍氏所建,霍氏大约在清末后继无人,现已无霍姓。明嘉靖五年(年),县城北迁,因距新城七华里,故更称七里庄。

卯庄村位于南城街道东部,南城街道境内,距南城办事处米。东邻东沟河,南邻李庄自然村,西邻单虞路和文化路,北邻时代花园。由卯氏始建,因卯氏人员较多,得名卯庄,年代待查。

李庄村位于南城街道南部,南城街道境内,距南城办事处驻地米,东邻东沟河,南邻南部工业园园区,西邻七里庄自然村,北邻卯庄自然村。明成化年间(—),李氏在此建村,因地势低洼,取名李洼。嘉靖年间遭水患,村舍淹没,灾后重建,改为李庄。

马庄村位于南城街道东南部,南城街道境内,距南城办事处米,东邻美阳车业,南邻南部工业园园区和张庄,西邻湖西路,北邻七里庄自然村。明崇祯年间(—),马氏建村,取名马庄。

民间故事

卯庄村传说古时的卯庄不到口人,有一条官道从旧关往南,绕卯庄北朝东南方向过河到戚集,至安徽,连河南。因经过几次黄河泛滥,土地非沙即碱,地薄人稀,因其贫穷,当时连个庄名都没有。

卯庄人大多数人不知因何得名,众口相传,说是因为乾隆下江南卯时路过此地,饮马小憩,卯庄因此得名。但据村中长者言,古时卯庄确实有一“卯”姓人家,在庄南菜园的东南角,有一“卯”姓陵墓为证。因人丁不旺,后继无人,卯庄无“卯”姓居民。

在卯庄的东北角有一口老井,黄河泛滥的时候被淤于地下,解放前被村民偶然挖到,用砖加固井口,又请人淘了井,因井水甘甜清冽,卯庄全村都吃此井的水,就连县城里的几家熬粥的也专门来此取水。

江家秀才江姓家族古时从金乡江楼迁入单县。主要分为两支,一支迁入莱河镇江庄及周边村庄,一支迁入卯庄。卯庄江家十六世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秀才,名叫江明安,排行老四,其父叫江俊业。

江明安自幼家境贫寒,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穷得拿不出银子来供他上学堂,他经常趴在学堂窗户外听先生教书,教书先生看他聪明好学,不要报酬,破例收下他。他勤奋好学,熟读诗书,果然不负众望,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送榜文书来家里送榜文,可家里连一顿饭钱都拿不出来,周边乡里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前来祝贺。江明安后来以教书为生,娶了韩庙万氏为妻之后,万氏家境富裕,为江明安修盖堂屋三间。

江明安杏坛执教,桃李遍布乡里,他乐善好施,为乡里乡亲做了许多好事。有一次,本家的一个亲戚被别人暗算打伤,衙门却判案不公,明安不恃权贵,据理力争,直接告到曹州府,最后帮忙平了冤案,衙门判官也被撤了,被几代人传为佳话。

孟叠路的变迁据说,古时候,在旧关南、卯庄北都属于孟家的地,孟家雇了许多人来帮着耕种。孟家比较仁义,与租户签订几年不等的种地契约,待到颗粒归仓时,按三七分成(孟家拿3成,租户拿7成),时间久了,孟家的许多租户为了在此种地方便,举家搬到此处,孟下庄因此得名。孟下庄居于卯庄北偏东,从旧关往南有一条路,随着黄河支流的泛滥,经常小幅度的变道,重重叠叠,所以就叫孟叠路。现今在卯庄村的地东侧有两条小路,东边那条要低洼得多,就是孟叠路。

据《单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年)黄河夺大清河北上,流入渤海,今单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就是这次改道后的遗迹。东沟河就是老黄河的支流。

清朝末年,东沟河两岸非沙即碱,有顺口溜为证“大风一起,刮到犁底,大风一停,坑满壕平”,“八百里梁山泊,不如沙土流楼东北角,”土地渐渐被风沙,和盐碱地侵蚀,粮食收成逐年减少。

孟叠路的村民都是给孟家种地为生,地不产粮食他们就去别处谋生了,孟家也逐渐把这些地放弃了。后来孟叠路就仅剩冯家了,地薄人稀也不用给孟家交地租了。冯家人吃苦耐劳,在风沙盐碱地里“开疆扩土”,到冯学海这一辈开垦的土地有一顷多。

冯学海生于年,为人勤劳朴实,乐善好施,建桥修庙,有口皆碑。冯学海不光种地是把好手,也有经济头脑,经营过各种小生意,淋小盐、包粽子、挤油等。为了方便村民通行,曾发动村民从八里庙扒了几十块石碑,在东沟河上架起了一座多孔小石桥。

清庵庙的故事清庵庙叫清凉庵,又叫老奶奶庙,香火旺盛,每年三月三庙会,大戏连台,人潮拥挤,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来此烧香求神。由于建庙时间久远,年久失修,残碑断墙,破败不堪。冯学海首先自己出了不少钱,又发动了十里八村的群众捐钱捐物,把寺庙翻修了。

翻修一新的寺庙更加气派壮观,大殿五间宽敞明亮,正中供奉财神奶奶,其他各神像形态各异,座次有序,东西耳房各三间,大院前门两间,含一间门楼过道,一间供奉关老爷像。大多数神像都是木质雕刻的各种镂空花纹,神采各异,维妙维肖。院内石碑林立,其中有一块功德碑上刻着冯学海和捐钱捐物的村民名字。有一口铜钟1.5米高,重约0余斤,是人们从卯庄南黄河水淤泥里扒出来的。解放初期,庙里的木刻神像都被烧了,铜钟也被七里庄人挪到李庄教堂里了,58年大炼钢铁时,铜钟不知去向。

关于清庵庙还有一个故事,据单楼村许怀扬老人叙述,日本鬼子盘踞单县城的时候,来单楼村大扫荡,全村人都躲进清庵庙。日本鬼子走到清庵庙附近,只见一马平川,啥也看不到,鬼子走后,单楼村民才从庙里出来。

解放前夕,冯家一支去了旧关,一支来到卯庄,从此孟叠路便不复存在。

村庄发展

郭家糕点七里庄交通方便,位置优越,单虞路穿村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七里庄私营经济的繁荣。兴盛时期,几乎人人从商。解放前就商贾众多,郝家的香油童叟无欺,远近闻名,郭家的糕点有口皆碑,成为单县名吃。第一代传承人“老果子将”郭起朱,生于年,年轻时就在县城恒隆老字号做糕点。恒隆糕点店,清末时期,由单县人朱鸿启投资创建,因质优价廉而闻名全县。郭起朱把在恒隆糕点店学到的手艺传承给后人,他的后人就一直沿用百年老字号“恒隆糕点”的名号,至今已四代。

卢家村糕点七十年代初,卢家也开始做糕点。最好吃的要数卢家的绿豆糕,古法传承,口味独特,畅销单县,远销商丘大市场。到九十年代注册了“卢家村”糕点商标,在卢瑞磊的精心经营下现已规模化生产。主要糕点有绿豆糕、月饼、蜜三刀、桃酥等产品,供不应求。

冰糕箱子产业在七八十年代,一到热天遍布卖冰糕的小贩的身影,他们骑着自行车,后面驮着一个冰糕箱子,穿梭于街头巷尾或田间地头,“牛奶冰糕、豆沙冰糕、2分钱一块”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冰糕箱子有90%以上产地在七里庄,七里庄人经济头脑让周边村庄的村民羡慕不已,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冰糕箱子。

冰糕箱以桐木为原料,大街小巷到处晒的都是2.5厘米厚的桐木板,赶到连阴天,出货紧张就拉到庄西头的土窑子里烘干。然后裁成75厘米长,40厘米的宽度,用木工刨子刨平,钉成箱子状,上面留口,上口一半钉死,另一半做个槽,把一片木板镶里面,推拉自如。最后用铁纱布打磨几遍,刷上白漆,冰糕箱就做成了。冰糕箱子做好后,就要想办法卖掉,一辆洋车子后面拴个地排车,每辆车上装8——9个冰糕箱子,三五组团,赶集去了。到集上把冰糕箱一字摆开,来买冰糕箱子的问谁都一个价。一个人的卖完了会帮着另一个人卖,直到所有人都卖完了,打2斤散酒,买点下酒菜,回家畅饮去了。

锣底厂七十年代初,由七里庄刘振荣的朋友老郝帮忙引荐砸锣底,(锣底就是磨面用的筛片,开始全靠用锤头、钢针在铁模板上一锤一锤的砸),后来产品供不应求。刘振荣和卯庄支部书记江留福商议,两个村共同建厂。厂房位置在单于路的东侧卯庄西头,每个村出5名社员,由卯庄江九魁从济南引进第一台5吨的小型锣底机,开始机械化生产加工锣底,取名为七里庄锣底厂。后来锣底厂逐步扩建进设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成了当时单县的明星企业。

草纸制作工艺解放前,马庄只有50口人左右,人口少,土地少,庄南是沙土地,旱不保收。庄西地势低洼,逢涝必淹,被村民戏称为“西蛤蟆洼”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靠天吃饭,温饱不济。有部分村民结合本村现有资源开始干“草纸”(白事用的火纸)。

制作“草纸”的原料主要是麦秸,用少许石灰。需要挖一米见方的坑,坑里放多半坑水。用小土车推一车麦秸,挑入坑中。再放少许粉好的石灰,用脚踩踏数遍,把踩好的麦秸捞出来堆成垛,踩实。用泥土糊严实,存放十七八天,麦秸就沤好了。

麦秸沤好后挑到碾道里,掺上少量蒲棒(增加粘度)用毛驴拉着石磙在碾道上碾压成碎糊状。接着用土车子拉到村口的水坑旁边,用一个2米多长的布口袋装上糊状麦秸。然后用一根一头形式木槌的长棍伸进布口袋内用绳勒紧,放入水中。以木凳为支撑在水中反复捣包,使麦秸浆变得更细腻。

最后把布口袋内的浆糊状的麦秸浆放入捞浆蓄水池。捞纸工用竹帘一张一张捞起,然后一张一张反盖在固定点,直到约一尺多厚,达到一定张数就用木板压上,上面再压上石头和砖头,最后用一根方木头插入墙洞,几个人坐在方木上加重,直到把水挤干,抬上三条腿木架抬到大街上,谁家墙光滑就挨着张贴。几乎被压成一块的纸得一张一张揭开,用长毛刷往墙上一刷就粘上,晒干后一张一张揭下来,就成了祭祀用的烧纸了。每逢清明、七月十五、春节等祭祀节日前夕,村里人便把制作好的草纸拉到集上去卖。

七十年代,生产队专门由黄金方、马东启和马留义三个人传承“草纸”制作工艺。改革开放分队以后,马庄再无人继承,逐步失传。

编织手艺七十年代末,马庄掀起以家庭为单位编织蒲包的热潮。编织蒲包的原料主要是蒲草,蒲草满河都是。用镰刀割好以后,晾晒。然后用石磙压制,然后编制成蒲包。兴盛时期,村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编织蒲包。当时,园艺场装苹果都用马庄村编织的蒲包。

卯庄盐场东舜河弯弯曲曲从卯庄村东静静的淌过。东舜河是老黄河冲击支流,就是一个漫河滩。漫河滩上是大片大片的盐碱地,低洼处长点阴柳,其它地方寸草不生,有顺口溜为证:“庄东大沙河,庄南老碱窝”、“卯庄类真是苦,大人小孩刮盐土,卯庄类真是难,大人小孩淋小盐。”

盐碱地资源造就了淋盐的条件,盐场就在河漫滩上。卯庄人口不多,盐场里的盐淋子每家都有一口。淋盐方法也很独特,先从盐碱地里用大铲铲盐土1公分厚左右,然后用砍扒搂成堆.用小土牛车推到盐场里。盐淋子的制作非常讲究,用铁锨复土堆50公分高,长2米-4米,宽1米左右,胶泥铺底,底一边高一边低,最低处之外埋一小土缸。用几根檩子磴在离淋坑底20公分左右位置。上面放一层秫秸,再放一张芦席。然后把盐土放在上面用脚踩实,再挑几桶井坑子里面的水灌平洇之。

第二天,村民挑两个桶拿着瓢及两个鸡蛋来到盐场,先把鸡蛋放入小土缸里面的盐水里,鸡蛋漂上来说明盐度达到了。把土缸里的盐水用瓢盛入桶中挑到晒池。晒池比淋子大得多,一般都是3米*5米左右,晒池比淋子略浅,底是平的,底上也放一层胶泥,胶泥上面再放一层小土瓦,把小瓦锤碎,用石灰灌缝,再把盐水倒入晒池,晒一天,半下午就可以取盐了。质量上乘的盐微黄泛白,不苦不涩,以冯家淋的小盐最好。

盐做出来了,得想办法卖出去。一早起来,腰里揣两个窝窝,有的用挑子挑的,挑子两头挂上用柳编的竹筐里被上两布袋盐。有用小土牛车推,带着十六两称出发了。

据说,解放前的很长时期,半个单县城都吃卯庄的小盐。

“卯庄的盐,就是咸,鸡蛋换盐两不找钱”(盐5分钱斤、鸡蛋5分钱个),待到日落西山,钱卖不多,也就换一些粮食、十几个鸡蛋满载而归。

七十年代初,卯庄人毅然决然的治沙治碱,屡败屡试,做了非常艰苦,卓有成效的工作,挖台田、沙地种沙打旺、碱地种植田青。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探索,沙打旺、田青地里慢慢能套植高粱了。改革开放以后,责任田到户,盐碱地深耕,施土杂肥养几年就变成了良田。随着老百姓生活的提高,也没谁吃小盐了,淋盐工艺就消失了。

村庄新貌

年之前,卯庄街里还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年春,在村两委带领下,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用时半年多,把卯庄村的大街小巷都修上了水泥路,大街小巷也都安装了路灯,年,建设了道德讲堂、农家书屋、会议室、便民礼堂、乡村大舞台等,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村容村貌彻底改观。

每到晚上,乡村大舞台人头攒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各种传统文化宣传墙画随处可见,在全县乡村文明建设评比中名列前茅,来参观学习的县市考察团络绎不绝。

资料收集:江兴雷

1
查看完整版本: 村庄往事单县南城街道七里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