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春节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逢过年,在外地的游子们不管多远,都要回家,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
现在,又临近春节。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南北方的过年方式,一般都有哪些不同。
小年究竟是哪一天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是北方的小年。
这个小年呢,是按阴历算的,如果换算成新历,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样。
而每年这个时候...
南北方都会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大战
我的朋友们,来自大江南北,有的说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有的说腊月二十四,还有说正月十五der~
同样都是“小年”,各个地区日期都不一样算是咋回事啊?
日历上说,南方的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哦~
而又有北方的朋友出来“辟谣”了,说:
江浙沪地区,小年不仅是腊月二十四,除夕前一天也是“小年”。
南京则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称为“小年”。
云南部分地方的“小年”则更晚了,正月十六才过。
你们那里的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呢?
小年、大年都咋过
好吧,无论它是哪一天,总是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地过。
那~小年干点啥?
从古自今,都是围绕着“新年新气象”展开的。
贴春联、打扫卫生、祭祀灶王爷,对了,小年也叫灶王节。
传说当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送他。
1.早期的灶神信仰,源自对火的崇拜,祭灶也多半在夏日。
2.《礼记》里祭灶是在四月。
3.唐宋的灶王节是在腊月二十四,也分“官三民四船五”:宫中、官府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普通百姓腊月二十四日,船家则在腊月二十五日。
4.到了明清时期,官民祭灶日期的区分渐渐模糊,尤其在北方地区,往往官民都将腊月二十三日视为小年。
再想想现在,“乱象纷呈”:江浙一带喜欢腊月二十五……你们喜欢就好!
到现在,小年也被大家视为年节活动的开端。
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采买年货、打扫房屋全都提上日程。小年到正月十五的年俗,你知道多少?
就说深圳,“年廿六,爆米碌”、“年卅晚,团圆饭”……从小年到元宵,深圳有长达20多天的庆春习俗!
还有“睇大戏”、“醒狮”、“草龙舞”等特色活动。
其他方面,剪贴窗花是北方最盛行的民俗活动。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
南方却没有贴窗花的习俗,南方大多都是早上开始贴春联。
北方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所以北方沐浴理发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南方小年没有沐浴理发的习俗,南方是除夕前沐浴理发。
还有北方小辈儿穿虎头鞋也是一个传承很久的风俗啦~
而过大年时,南方一般白天在家拜拜,烧纸,奉上贡品。
北方,比如河南,白天去逝去父母长辈坟头上祭拜,整理打扫下坟头。
小年、大年都吃啥
要说南北最大的不同,那还得说到“吃”上面
各地小年要吃的传统饮食各有特色。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的谣谚由来已久,糖瓜是北方人小年必不可少的传统角色。
面食是北方人的主食,过了腊月二十三,大家就要开始蒸花馍。
蒸花馍分两种,一种为敬神用的,另一种用来走亲访友。在小年这天,要制作一个大枣山,来供奉灶王爷。
南方过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他们称“扫年”为“掸尘”。
南方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另外,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稻香满溢的米饼,带给人们浓浓的新年幸福感!
而过年的时候,在北方,可以说是“无饺子,不过年”。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包饺子,那是最温馨的时刻。
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枣子、栗子和肉馅等,一齐包入新年的饺子内。
农谚有云“初一饺子初二面”,图的是条条顺,意喻顺顺当当,面讲的究也不少,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
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
还以河北为例,河北一般中午吃饺子,而且是素馅的,这一餐就相当于是年夜饭了。
而年夜饭后,基本围坐一起,看春晚。
吃着茶点,瓜子、核桃、花生是北方人春节最常见的了,不管你去哪一家串门,进门第一眼看见的肯定就是这些。
南方则多数做年糕和汤圆。
汤圆也叫“团子”、“圆子”,取“全家团圆”之意。
而“年糕”这个名字就非常吉利,预示着“年年升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江苏浙江一带,年夜饭上总要有一道年糕。在上海,还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小吃,叫螃蟹炒年糕,有机会可以尝试一下。
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南方的年夜饭一般都是安排在晚上。
菜色会比平时丰盛许多,必须有的菜有肉圆子、全鱼,而且这个鱼是不许吃完的,意寓年年有余。
而南方的饭后“茶点”……
杏仁饼、麻花合川桃片、云片糕、蛋卷、绿豆糕、龙须酥……各类糯米类的糕点满满摆了一桌子。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习俗就是,广东、澳门等地区初二要吃开年饭,尤其是做生意的人。
……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不同的习俗,而且每个地方吃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毕竟“十里不同俗”嘛~
不过还是非常期待你的回复,说一说你家里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