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来我们都被骗了,端午节不只是一个吃粽子 [复制链接]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最初是古代一些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抱着石头跳汨罗江自尽了,端午便成了老百姓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现在端午节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还在被定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

民间过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有:一是防疫祛毒,二是赛龙舟,三是吃粽子。

端午节“驱毒”的习俗从何而来?

《易经》中记载,农历五月是阴毒的开始,因而在民间被视为“毒月”,五月初五则被视为“毒日”。

古人认为,五月正是潮湿闷热的季节,蛇虫活跃,魑魅魍魉也会猖獗,因此,辟邪祛灾就成为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在我老家湖州,端午节当天,家家门上都要悬挂用红线扎的菖蒲、艾叶,也有些人家会加上小蒜头、桃枝条等等。

《续汉礼仪志》记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记》记载:“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塌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ráng)毒气。”

古人认为,菖蒲叶、桃枝、艾叶、大蒜都是辟邪的吉物,有守卫安宁、驱除灾疫的意思,其实这些东西都具有提神、通气、杀菌及驱虫蚁等功能。

在民间,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大多数是针对抵抗力较差的孩童的,比如在端午节这天,我们会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还要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写个“王”字,意思就是用“兽中之王”老虎的威慑力来镇妖驱邪。

此外,有些农村还会在小孩子身上系五色线,一直挂到此后第一场大雨或者孩子第一次洗澡时,才取下来扔到河里,寓意是让河水把瘟疫疾病冲走,因此端午节又叫“小孩节”或“娃娃节”。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端午节都玩点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在历史上,最早在《穆天于传》一书中就记载了在周穆王时,我国已经有龙舟出现了,比屈原那时还要早六百多年。

西汉的《越绝书》中写的则是,越王勾践为了要报吴王夫差灭国之仇,带着全国人民借戏水竞舟之名,实际上是操练水师,练习打水战。

而到了东汉,《吴越春秋》则说是吴国大将伍子胥被吴王杀害后扔进了钱塘江,尸首随波逐流但就是不会沉下去,老百姓以为伍子胥显灵,于是驾着小舟追去,希望能再见一面。

不管究竟出自于哪种典故,现在赛龙舟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过端午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最热闹的集体娱乐活动。

在我老家湖州,有些村落也还流传着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在五月初五早上,人们在普通农船船头摆上龙头,又在船身插满彩旗,然后划着“龙船”去附近的各个村子。

每到一个村子,这“龙船”都要沿着河岸绕圈表演,称为“打桩”。途中如果两船相遇,则要比赛看哪艘船先到村子,这就有点“赛龙舟”的意思了。

不同的是,村民们都会恭敬地站在岸上迎接,等龙船来了,就把准备好的礼品,比如新收的豆子小麦送上,以作为犒劳。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端午节都吃点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一大传统习俗。端午节与纪念大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后,便有了包粽子悼念屈原的说法。

最早,晋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曾写道:“周时,楚屈原以忠被馋,见疏于怀王,遂投汨罗江以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角条(粽子)于节日投江以祭之。”

在那个时候,荆楚之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但又怕被鱼吃掉,于是就用竹筒装了糯米饭再扔进河里,后来才改用粽叶包米来代替竹筒。

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古人以为晨属龙,晨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所以在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一早进行,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所以,在农村,一般都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到端午节这天早上就可以吃了,这也算正是过端午了。

这一天吃的粽子叫“端午粽子”,在我们那儿,家家户户都是要吃的,每家的农妇也都是包粽子的好手。

有些家里有老人的人家还会在煮粽子的锅里放几个鸡蛋鸭蛋鹅蛋,据说端午节这天吃了粽锅里的煮鸡蛋,一个夏天都不会生疮,吃了粽锅里的鸭蛋鹅蛋,整个夏天不头痛。

除了粽子,在我老家湖州,端午节的时令点心还有绿豆糕。绿豆糕民间说法是“张天师的印”,能镇鬼辟邪。

另外,有些讲究的人家,或者家里有老人的,在端午节这一天的中午要吃咸鸭蛋、黄鱼、黄鳝,称为“三黄”,有些地方还会加上黄瓜和雄黄酒,称为“五黄”,杭州等地尤其盛行。

《易经》中说,黄色可以解毒。上面这“五黄”中的前四样都很常见,最后一样,相信看过《白蛇传》的都知道,端午节这天要在屋里各个角落洒上雄黄酒,就会让蛇虫现出原形。

现在很多江南人家,尤其是农村的人家,还保留着端午节在家中洒雄黄酒的做法,说是可以驱赶蛇鼠,避免蚊虫叮咬。

端午节中午吃“五黄”是最常见的,但也有些地方流行吃“十二红”,比如汪曾祺老先生在《端午的鸭蛋》就曾这样写过: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结语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现在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纪念诗人屈原,这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屈原精神已经成了端午节的节魂,这位诗人、改革家,以自己的死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之情,这是我们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意义所在。

此外,端午临近夏至,天气日益湿热,细菌繁殖快,尤其是当前某些地区疫情又突发的情况下,可以旧俗新用,开展全民的夏季防疫大活动,这对我们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感谢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