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手握清风,无上清凉 [复制链接]

1#

握于怀中,藏于袖里。折扇也!

立秋,苏州敬文里有一友,年少志高,出师名门。因付于嘱托,特此为扇庄“依扇乾坤”所拟一篇小文。

晨前萬物有灵?贵人相助?扇早,

暮后万欲归位?上床修炼?安。

来自友人圈文,每每皆能看到。这样日夜反复发表,想表达什么,相信无人可知。我试着猜想只余“勤勉”二字时刻提醒自己罢了。

对于折扇的认知,可能不及于圈中各位,篇中所述,若有纰漏错笔之处,还望能力居上不吝赐教。浅浅略笔,谈及一二。

何为扇?

摇曳生风也。。

何为折扇?

聚头散尾,掐尾收头也。

NO.1SANTUTANG关于“扇”的起源不问出处

说起“扇子”我相信中国绝对是第一个发明者以及使用者。

有史为证。据晋崔豹的《古今注》中记载,殷代采用雉尾制成长柄扇,并非用来拂凉的,而是做为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帝后障尘蔽日。此为现历史记载中最早的扇。周亦是如此,遮蔽风尘,叫做“障扇”。可以说是上流阶层出游必备神器。

《步辇图》初唐·阎立本

关于折扇由来一是认为由汉、晋劳作者便于携带从而置于腰间,也称“腰扇”。

《腰扇》王建复刻

二是认为11世纪由日本经朝鲜传入中国,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高丽国条”记载:“彼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卖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沙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这一记载显而在我看来且当下有史证文献记载更有力度。

或许在今后的历史发掘中,还有更早关于折扇的脉络残迹遗留。但如今关于折扇仍争论不休,所争问题也无非是其出处。到底是中国还是日本,圈内扇友各执一词,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折扇的组成可谓是一点定乾坤。中有各方小骨,两边大骨相夹,加以牛角钉烫之,功成。

在折扇的时间轴上,有四个繁荣时期:明、清、民、现。

NO.2SANTUTANG重骨轻面、以素为美奠定史

明代是折扇的“奠定史”。

明初期,既元后仍奉行“重本抑末”,朱元璋曾言“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甚至还明确规定商贾之家严禁穿绸纱。由此可见,国家重农,商业也为窘迫,手工业也随之未得发展,买卖之间窘迫。在之后张居正提出“农商荣枯”,从而进一步肯定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明中后,因商人地位的提高,各地也大力发展手工业。如“商帮这样的经济体系也逐渐形成”。明成祖朱棣提倡大兴扇业,以及明嘉靖、万历年经济繁荣,海上贸易的开辟。纺织业、制瓷业、扇业、茶业等等内外供不应求,沿线商船无数。

清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成祖喜折扇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自内传出,绥遍天下。”自此扇庄坊间遍布各地,其中最有名的有杭扇、吴扇、川扇、歙扇、青阳扇、金陵柳氏扇等等。直至现如今江浙、吴蜀一带,扇业仍旧发达,制扇大师多定居该地,扇庄皆聚集于此。

谈及明代对美的定义,无乎一个“雅”字,马未都先生所提出的四大审美中,明代更多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含蓄美”,这种位于第二阶层的美,是人与人间的谦让;是思想的高纯度表达。对于明扇的称呼我更喜欢用“文人扇”来表达。从服饰、家具、建筑等等,都高度追求趣味、意境、情态。鉴于我对家具的认知,明式家具为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标准。简洁流畅、典雅大方。重实用,不于过多装饰,造型匀称、圆润浑厚。折扇也多受其影响。

《乌骨泥金扇》明·郴州市博物馆藏

明扇“以轻为贵,以素为雅”。

王健老师所复原的明式乌骨泥金扇,重量不足二两。可见,明代对“实用”不仅仅只体现在“大”家具中,更着重于“小”折扇里。

《乌骨泥金扇》王建复刻

明代扇骨在选料上常取毛竹、硬木为之,用干桑叶蘸水将其打磨细润,或以竹木为胎,刷上天然大漆,制成漆骨。明代扇骨竹刻极为罕见,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柄刻有“仲谦”款的浅骨竹刻,皆出自于河北省的一坐明墓,以阴刻法刻梅花、水仙、兰花及诗句。明扇常见头型有古方、直方、和尚头、鱼尾、燕尾、直方头。尺寸为9寸、9.5寸十二方、十四方、十六方。钉采用牛角、余料烫之。所用材质多为竹木,奢侈之料不曾多见。

明代造物素雅,从上至下,内敛不失气度,含蓄不失风度.

NO.3SANTUTANG繁工奢料、精益求精发展史

至清代到了折扇的“发展史”。其实也可以说是半个“繁荣史”吧!对审美的定义总体以“病态美”为主。为什么这么说?到清扇业更加程序化,就此也新兴出一大批单单服务于折扇的行业。奔波山中寻找竹料的砍料师,还有制扇师、竹刻师、扇袋师、做扇面及画扇面的师傅等等。材料也逐渐广泛使用紫檀木、乌木、黄杨木、檀香木、鸡翅木、象牙以及玳瑁等等珍贵稀缺材料。

工艺更甚有雕刻(透雕、微雕、阴阳雕、留青)、镶嵌(螺钿、百宝、银丝)、大漆、烫花等。头型更多如茄头、米式小头、马牙、挑蹬方、琵琶头、葫芦头、荸荠圆头等,贴片采用和田玉、象牙、玳瑁、珊瑚、银片、琥珀、玛瑙等。

《花边彩画菊花图》清·棕竹股

《象牙扇》清·嘉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档数更是多变。烫顶选用黑、白牛角钉。还有扇袋、扇坠等一切为折扇所服务的产业。光制扇流程及所使用具都可以单列出来写篇小文。看吧!清代的工匠师父们也在寻求创新,无论是从材料的选用、造型以及工艺都在寻求突破,都高要求地做到精益求精,至善至美,尤其是宫廷御用。

要说让我选一个会玩的朝代,那肯定是清代了。

从“玩物养志”(兴盛)到“玩物丧至”(衰落)。清既明后,折扇本质发生巨大变革,它更像是一件艺术品,一件身份的象征。拿扇不仅仅只局限于深宫内,更流行民间。清中期,北京作为当时经济、文化的中心,从而引来不少各地扇庄,像其天津杨柳青、杭州王星记,均名噪一时,直至现在杭州王星记也是制扇界翘楚。其实呀!清代离我们并不远,离最近来说,再往上两代,就能看到。

在我看来,明扇与清扇应如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划分着来看,对明清家具有所了解的再去辨别明清折扇反而更加容易。明扇古朴素雅,实用性大于观赏性,清扇反之。而现如今众多是趋于娱乐性,少去了一分文人墨气。手握折扇,无疑在当时成为了一种时尚,皇帝嫔妃、高官商贾及向道求学人人皆持,这种从身份的象征到自我认知也是清扇从表象像里象的改变。而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民末逐渐被淡化。

清扇有两地制扇最乎奇技,一处乃人人皆知“宫廷特制”,还有一处“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清康熙初立,专门作为政府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从而向外所售茶叶、瓷器、墙纸等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中也包括“外销扇”。为了满足西方上流贵妃的审美,广州工匠不惜工价以中西共融的制扇风格,吸引了西方上流社会人群的眼球,也满足了大量西方贵妇对扇子的狂热追求。

《象牙雕藤蔓花卉帽章扇》清·嘉庆初

《骨柄白羽扇》清·广州十三行

《杂骨牙片贴面群仙会图扇及扇盒》清·广州十三行

清有文人亦有文人扇,持扇者心相尽显!

NO.4EDITOR.COM制扇有德、传承有序改革史

民国,因清政府腐败至清代走向灭亡,宫廷工匠也随之流落民间各地,有的另寻出路,有的靠着手艺带来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民国新建,各方势力动荡不安,相继后又军阀混战,导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行各业经济萧条。试问,向这样的一个环境,艺人们怎么去创作,又怎能潜心钻研。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民扇相比清扇来说反而逊色了许多。

制扇有德、传承有序。

在当时有着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是多么重要,师徒制延续千年,德为主、技为次也是师父收徒的第一首选。在民扇中,更可以看出制扇人的品质比手艺高。在艺术界中玩扇之人居多,从事书画和戏曲的文艺者将折扇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大千所画扇面余副,件件均为精品,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无一不有,笔落生花,也特此为折扇增添了另一份美感。张大千言:“扇子并非只是用来纳凉的,一扇在握,文人的身份便显现出来。谁题的诗、谁作的画、谁刻的字,都透露出主人的艺术品位。”梅兰芳在杭州王星记定了一把湘妃竹泥金扇,一面牡丹、一面梅花,用来做为《贵妃醉酒》剧中所使道具。

民末,杭州王星记素以黑纸扇名响内外,制扇工艺逐渐流程化、现代化。更甚者,大批量出现绢丝折扇,以绢代纸,不易开裂,美观性极强,常常被富家姨太、歌厅舞女所青睐,恐怕有些说笑罢了。王星记的改革是标志着扇业走向现代产业化,是制扇界的开辟者,更是领航者。

NO.5SANTUTANG绝境逢生、天工开物繁荣史

现代,在我看来表面上看着像是折扇的春天,更像是折扇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不然只是欺骗自己的外像。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自我审美的趋向,所谓的手工制扇与机械制扇在多数人看来别无二样,机械化流水线的扇厂一天造扇几万把,数量上的增多降低了质量,低廉价格使得折扇走进千家万户,从最初文人圈贵人圈走向大众视野,折扇广泛被应有于装饰、表演、摄影等商业化活动中,传统手工制扇耗时耗力且价格高昂,大批量生产的机制扇虽价格低廉易被市场所接受,但做工在行家眼中着时难以入目。在旅游景点、街边小摊、蹦迪场所有时候就能看到十、二十、五十、甚至一百元一把的大排口刷漆,扇面上印刷着花开富贵、龙凤呈祥等图案。一把机制扇竟如此价格,实在让我大跌眼镜。曾询问过旁人买其原因只因一时兴起,想想我笑着点了点头。便宜的手工扇并非没有,只是师父技艺不到火候,做工差许些了。包括扇面,我实在对这种绢制印刷扇面内容极为反感。陈丹青先生对考前班所画素描这样说道:“我看到他们这些画,我就想死,我宁可一辈子不画画”。我亦用同样的话来表达我现在的想法,“我看到这些折扇,我就想死,我宁可一辈子不玩折扇”。

一把折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艺术涵养。

在新时代中,我们对美的追求被外界所左右,往往在美与丑难以平衡。并非说对丑应去排斥,雅俗共赏及美丑互补。写到文末,忽闻丧讯,那就是制扇大师徐义林老先生逝世,也借此文奠念奠念。徐义林,师从胡汉东,后入江苏扇厂,被业界称为“江南扇王”,改善多钟形态各异的扇头。最叫绝的就是他所创“水磨骨”,浸水后的木贼草不断反复打磨玉竹,晾干后,用榆树叶磨光,再用川蜡上光。所制扇中能看出徐老奉献一生去做好这一件事,就是“热爱”。

王健,江苏姑苏人氏,非遗文化传承人,同时也是“依扇乾坤”张绍腾的师傅。他极力地多次外出参展,向参观者介绍苏扇的制作、鉴赏、使用与收藏等。记得前年王健老师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展,我为王健老师提着若干水仙种球,乘坐半个小时多的公交车来到门口,才想到,水仙以忘公交车上,不知流落哪家。校门口挂起一握清风·工若天开展览海报,进入展厅,一眼认出王老师,他向我们介绍了制扇的工具、扇骨、扇面、洒金工艺、以及他所收藏的明清折扇,在我看来,他所制的扇,更具有文人气息,如像他本人那般亲和。介绍完,他亲自上刀,向我们展示了大骨、小骨以及打孔示范。最后临走时我与王健老师合照,以此留念。

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多次强调,尤其是手工业,如果说京剧推广大使是王珮瑜的话,那么折扇推广大使就是王健。现如今的选料更广,除了湘妃、梅鹿、凤眼、玉竹昂贵的材料外、还出现了云妃、越妃、桂妃、紫竹、煤竹、蝴蝶竹价格容易被市场所接纳的竹料,相对更容易被扇内爱好者代替,以弥补价格及稀少竹料不足的缺陷。头型变化甚多,扇面不在只有山水、人物、花鸟,现代风扇面的创作更易被年轻人喜爱。

每个制扇师傅都在尽力,都在不断改变,工业化的打击实在太过于强大,就算这样,老一辈的师傅传承所有倾囊相授后辈,而新一代制扇者融合与创新发展不一样的新兴扇业。

就像我开头所说的看似是春天而已。

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枯草逢生,春回大地。

手握清风,无上清凉!

人如扇,扇亦如人!

/6/16

庚子年都督写于咸阳

小文特为扇庄“依扇乾坤”所撰写

《象牙雕藤蔓花卉帽章扇》清·嘉庆初

新浪微博:

三土堂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